中医基础理论
1. 病、证、症的概念:
2. 病是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。
3. 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。
4. 症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、孤立的现象。
5. 证是病机的外在反映;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。
6.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:
7. 同病异治,指同一种病,由于发病的时间、地域不同,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
8. 型不同,或病人的体质有异,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,因而治疗也就有异。
9. 异病同治,指几种不同的疾病,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,大致相同的证,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。
10. 阴阳互根互用:阴阳互根,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,具有相互依存,互为根本的关系。“孤阴不生,独阳不生”,“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”而死亡。
11. 阴阳互用,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、促进和助长的关系。“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”。
12. 五体的阴阳属性:皮肉为阳中之阳,筋骨为阳中之阴,皮肤为阳中之阳,肌肉为阳中之阴,筋为阴中之阳,骨为阴中之阴。
13. 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:药气:寒凉属阴,温热属阳;药味:辛、甘二味属阳,酸、苦、咸三味属阴。升降浮沉:升浮之药属阳;沉降之药属阴。
14. “天地合则万物生,阴阳接而万物起”体现了阴阳交感互藏
